高新技术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填写?
大量收23-24年高新技术企业,干净无异常即可,有资源的朋友欢迎私聊合作:15915898572(同微信)
不少企业很关心预缴申报与年度汇算清缴申报的区别。其中集中度比较高的一个问题:企业提前在7 月份或10 月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后,汇算清缴期间应注意什么?
一、典型案例
甲公司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2023 年度开发新产品,共发生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支出100 万元,享受10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截至2023 年6 月30 日,甲公司发生了60 万元研发费用,其中40 万元能够准确归集核算,剩余20 万元尚无法准确归集核算;2023 年9 月,甲公司发生了30 万元的研发费用,且能够准确归集核算,本月同时准确归集了上半年无法准确归集核算的20 万元研发费用;2023 年11 月,甲公司发生10 万元研发费用,且能够准确归集核算。
二、预缴申报
甲公司选择在7 月份、10 月份预缴时,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在2023 年7 月份、10 月份预缴企业所得税时,甲公司已将能够准确归集核算的40 万元、90 万元(40+30+20)研发费用,填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 类)》(A200000)的第7 行“减: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下的明细行次,填报相关优惠事项名称“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按100%加计扣除)”和本年累计优惠金额“400000”“900000”。根据企业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相关情况,分项目填写《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2),同时将该表留存备查。
三、汇算申报
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甲公司财务人员按步骤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A000000)、《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2)、《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 类)》(A100000)即可。
第一步,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A000000)。除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填写“基本经营情况”栏次外,应结合实际情况勾选“224 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企业按照研发项目设置辅助账时,可以自主选择使用2015 版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或者2021 版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也可以参照上述样式自行设计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企业如自行设计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应当包括2021 版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所列数据项,且逻辑关系一致,能准确归集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
第二步,填报《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甲公司填写该表第19 行“研究费用”时,应根据费用科目核算的具体项目金额进行填报。假设甲公司发生的100 万元支出,包括人员人工费用20 万元,直接投入费用50 万元,折旧费10 万元,新产品设计费20 万元,研发活动中未产生任何收益。那么,甲公司应将管理费用100 万元20+50+10+20),填写在该表第19 行“研究费用”第三列的“管理费用”栏。
第三步,填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2)。甲公司应根据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将全年能够准确归集的100 万元研发费用,根据明细选择填报不同行次。笔者提醒,当纳税人使用2021版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或者使用自行设计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时,第3 行“(一)人员人工费用”、第7 行“(二)直接投入费用”、第16 行“(三)折旧费用”、第19 行“(四)无形资产摊销”、第23 行“(五)新产品设计费等”、第28 行“(六)其他相关费用”等行次下的明细行次无须填报,这些行次不执行规定的表内计算关系。
第四步,填报《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甲公司财务人员填报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2),数据会自动代入《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此时,第25 行“三、加计扣除”、第26 行“(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填写A107012)”,金额1000000”。
第五步,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 类)》(A100000)。《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中的“1000000”,会自动带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 类)》(A100000)的第17 栏次,即“减: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填写A107010)” 金额填写“1000000”。至此,甲公司的年度汇算清缴研发费用填报情况就完成了。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22高新技术企业核查中最常见且风险较高的税收风险点
- 07-22高新技术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填写?
- 07-21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财务负责人如何主导与应对
- 07-21税务部门发现高新技术企业不符合条件如何处理?
- 07-18高企认定审计报告类型及审计机构要求
- 07-17高新技术企业能否有权放弃加计扣除优惠?
- 07-17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变更流程指引
- 07-16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三大关键指标:科技人员与研发人员区别全解析
- 07-16高新企业资产处置收入是否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 07-15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如何应对风险管理?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2-12高企认定中“企业成长性”的特殊计算方式!
- 08-24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否要求每年研发投入都要达到规定比例?
- 08-23高企认定中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 09-09高企认定对出具专项审计报告或鉴证报告的中介机构有哪些要求?
- 05-26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引进落户上海
- 04-16研发费用三个归集口径的比较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归集详解
- 07-12高新技术企业需填报的统计报表
- 02-01高新技术企业火炬统计报表填报流程
- 06-05高新技术企业三表研发费该一致吗?
- 06-19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科技人员界定及占比要求